殷怜在夏国的时候一直在留意适合孩子们的剧本。虽然说适合半大孩子们的剧本应该不太多,但夏国是个特殊情况。夏国的成人演员可以扮演任何角色,哪怕是体型相差悬殊的孩子,而少年人本来就是很受创作者青睐的一个主角团体,所以夏国出人意料地并不缺乏适合少年人演出的剧本。

相对来说,他们缺乏的是真正能把这些角色演好的少年演员,因此这里面大部分角色往往还是由资深成年演员来表演。

不过在国内就没有这个选项了。

所以殷怜手上的剧本,在国内可以说是专门为罗顾等人量身定做的剧本。

但这些剧本里面,有一个剧本的身份很特殊。

殷怜把《红楼梦》带到了夏国。夏国人很喜爱这部,并把它改编成了剧本。但是与国内不同的是,夏国人缺乏国内那种对于历史名作独特的情怀和尊重,所以他们的改编更大胆,也更加现代化。

不谈影视片本身质量的问题,其实国内应该很难接受与原著有差距,或者跟经典版本风格差别较大的改编,都说先入为主,在国内的观念里,自然是越贴近原作,越有当时时代风格的作品,越能受到认可。

没看过原版的人也许可以轻易接受其他版本的戏说,但是看过原版并且十分欣赏和认可的人,一定会对新出的版本百般挑剔。

殷怜本人是那种理性客观到甚至有些冷漠的性格,所以没有这个问题。但是她客观上也很能理解大部分人的心态,本来没有想要翻拍红楼。

怪就怪夏国把原作改编得太好了。

夏国的红楼跟原版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他们没有沿用红楼风的台词和具有吴侬软语风格的台词语调,反而把大部分台词改得更有现代风格。

而从剧情上讲,他们也把故事里面的许多情节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变。红楼原著本是依附在清代历史上的架空演艺,对于真正历史或者朝堂的探索并不深入。它表现得是一种见微知著的历史折射影响,是一众红楼人物照射在历史上的倒影,也是历史折射在民间不同阶级上的百态与群像。

所以它可以把历史掩藏在幕布以后,导演却不可以不把历史折射在幕布之上。

夏国的导演因为缺乏这方面的认知,和对于这部作品在历史上的那隐晦的重量的感悟,所以对于红楼的改变可以说是大刀阔斧。

他提取了红楼的核心,就是人生的悲欢沉浮,和社会的众生百态,却剔除了依附于其上的各种历史映射,重新用夏国的历史和社会百态进行了填充。

以殷怜看来,这版红楼最后得出来的结果,其实反而是更容易令现代人理解并引起共鸣的表现手法。

殷怜就很想把这一款红楼带回到原本的世界给众人看看。

但是真的带回来的话,她既无法解释影片的来源,无法解释里面用到的技术和布景,也无法那些演技出众的演员到底都是什么人,现在在哪里。

所以她就考虑搞个核心相似的低配版。

正好罗顾他们的年龄也合适。这个剧本可以作为《月亮的孩子》的下一个计划来做。殷怜也担心贸然涉足这个主题容易引来反弹——毕竟在不知道夏国的情况下,红楼这样的片完不像是殷怜这个年龄这个身份可以拍好的。

所以她的计划是放低了姿态,并不打算说自己拍《红楼梦》,甚至不打算顶个《戏说红楼》的名头,相反,她很干脆地打算作出一副写同人的架势,准备拍一个《红楼日常故事》。

顶着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像是什么凑热闹跟风的同人偶像剧。正好这些年红楼同人作品一直挺流行的,殷怜这么做也算不上突兀。

但是这部片的实际内容,殷怜却是打算在夏国版本的《红楼梦》上略作改编,真正当做正剧好好拍摄的。

这种情况下,殷怜的准备工作可比一般人想象的还要多太多了——她已经在古代背景的异世界寻找合适的背景,打算把相应角色的演员送去适当的环境里“留学”,让他们感受一下真正的古代。

这三方面的准备殷怜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这段时间,她会定期地轮流前往三个剧团观看排练,偶尔也会去一下正在演出黑贤者和法师王这两部剧的长青艺术剧团。

殷怜在筹备影视版本的事情并没有保密,所以很多人都知道他们正要开始排演的这部戏剧版权其实在殷怜手上,而且正在筹备影视片,殷怜又故意透露出了一些消息,表明影视版本的片子很可能会在原有的剧团成员,甚至本身的戏剧演员之中挑选演员,所以很多人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兴奋情绪,在殷怜出现的时候表现得也很卖力。

这对于剧团来说不是什么坏事,加上剧团的团长也希望这次排演的戏剧能够出名和出圈,所以对于殷怜的一些要求都很配合。

正在排演的三部剧,殷怜基本上都会担任出品人和监制的身份。她负责投资,场地,道具,人员等等的安排,所以对于演员也有很大的话语权。

按照殷怜的意思,演员多半还是会选择剧组原来的成员,但是哪一个演员担任哪个角色,却不一定会跟戏剧完一致,还是要看排演过程之中众人的表现,以及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