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了一段剧本之后,所有孩子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因为这个故事跟他们了解之中的红楼完不一样。非要形容的话,读红楼就跟读课本差不多,可以读,但不会念念不忘,而这剧本则像是一部非常精彩的,让人看得兴致盎然,根本不想停下来。

可以说是演绎了什么叫爱不释手。

说实话孩子们先前虽然每个人的演戏经验和演技参差不齐,但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他们都或多或少有演戏的经验,即使明面上不说,心里也会暗暗挑剔评价剧本。

年纪不大,眼光却很高。

红楼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不会是他们喜好的那种故事。

倒不是说红楼水准不够,而是因为一来,这部作品太旧,以往也有过传播广泛的经典版本,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没有新鲜感了。二来,就是时代不同,所以一个人能接触到的信息量也不同。

红楼确实是经典,有很多跨越时光仍旧让人触动不已的内容。但也有更多内容,是随着时间过去已经很难引起共鸣的内容。

它在古典里面确实拔尖,但是它真的超越大部分现代作品吗?先不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说是什么?是人类眼中世界和生活的艺术性表现,是时代的缩影,当一部无法再映射当代人的生活时,它的价值就会缩减。

也许很多人不认同殷怜的想法,但殷怜就是这么认为的。文学作品或者文字作品,它的价值不止于与它自身的内容和深度有关,也跟对时代的影响力有关。红楼作为古代名著的魁首,确实思想价值是非常高的,但如果不能被大众所理解,也不过就是丢在旧书堆里的一叠白纸黑字。

所以,殷怜很能理解孩子们的想法。

红楼的受众逐渐缩小,对于读者和观众的要求逐渐提高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各种娱乐文化的发展也让一般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性,那么选择其它更贴近时代的内容是一种合理选择。

所以,创作者不但不应该去责备读者不懂欣赏,反而应该尝试着取其精华,去其落灰,用新瓶装旧酒,使其焕发新的光芒。

当然,对一般人来说,以红楼为目标其实是相当自大的。红楼梦偌大的名声成就了它,也禁锢了它。红楼的水准很高,相信这世界上真正有能力把它改编得很好的人其实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但他们不会去改编,一部分是出于对原作的尊重,另一部分是出于对于其名声的敬畏。

所以殷怜见过的大部分红楼改编,都还是比较尊重原著的。同人作品倒是很多,但多数都是娱乐之作,要与红楼本身的思想深度和完善度相比,那可是差远了,根本不值一提,写的人可能也就随便写写,从没有真正想要将真正的红楼化入自己的再创作。

殷怜敢这么做,倒不是觉得自己有那个水平,而是因为她本身胆子大,脸皮厚。

改不好怎么办?改出来遭人骂怎么办?

改不好就改不好呗,总要有个人出来试试。遭人骂又算得上什么?这世上一堆的抄袭剧魔改剧脑残剧,也没见人家少赚了钱或者少了一块肉。

当然,认真创作,然后被人污蔑,肯定是会觉得委屈的。群里的那群正经编导就是。但说到底,这种委屈,不能去污蔑你的人那里寻求支持或者进行辩解,这种人根本不在乎你吃了几碗粉,又何必在乎他们怎么看?

在殷怜看来,若她是小六,谁污蔑她吃了两碗粉,她就割了他的舌头,反正留着也听不到真话;谁看见了那碗多出来的粉,她就剜了对方的眼睛,反正有的时候也跟瞎了没两样。

跟恶人讲道理?不存在的。

她知道这部剧拍出来肯定会有争议,哪怕她对黑怀朱的剧本很有信心。另外,也一定会有人蓄意扩大争议来报复她,到时候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不过就目前来说,她不会因为争议而停止拍摄。

殷怜选择情景剧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红楼梦其实非常适合。

现代情景剧和红楼梦的核心其实非常相似,都是叙述人世百态。但是比起其他电视剧伦理剧,红楼更适合的一点,是它本身相对生活化,鲜明的人物性格也有深度挖掘和论述的价值。

就是人物足够复杂。

复杂的人物往往有着可推演的行为模式,这表示他们会更真实,更具有代表性——这里的代表性,指的就是故事人物和现实生活里的人的共通性。

这也是黑怀朱写这个剧本时候的重点。

作为情景剧来说,这部剧除了故事主线和一些经典剧情之外,里面大概百分之八十的剧情都超出了原作的范畴,有些地方做了减法,有些地方则做了加法。

但这并不表示故事脱离了原作,相反,黑怀朱在写这部“同人”的时候,有仔细对于人物进行二次推演,既对于人物自身的人格进行了分析,又对于现实之中特征近似的案例进行了搜集和援引,所以以殷怜的眼光来看,虽然它在剧情和时代感上有大量偏离,但是对比原作却有一种精神上的相似。

举例来说,剧本里有一集是讲朝廷的。因为是情景剧,几乎是每集一个主题,所以殷怜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