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前任从五品知州王立本,曾经是叱咤凤阳府名利场上的一个狠人。

他是行伍出身,做事心狠手辣,霸道蛮横,说一不二。

当年凤阳府知府衙门,出了个正四品知府的实缺,当年竞争这个实缺的有两人。

一个是王立本,另一个便是吴恒。

按照当年凤阳府名利场上的说法,王立本从各方面都优于吴恒,他上位的机会要远大于吴恒,上头的意见也更倾向于王立本。

可是,不知道吴恒用了什么厉害的关系,惊动了朝廷里的大人,竟然明里暗里的把王立本给打败了。

王立本仕途失利之后,便继续在寿州知州做他的知州大人。

过了几年,郁郁不得志,便告老还乡。

即便王立本告老还乡,但他依旧用自己根深蒂固的人脉,和强硬的手段控制着寿州的名利场。

七年之内,寿州换了两任知州大人。

外界传闻,都是被王立本欺负走的。

直到他自己扶持的宿乃千,被上头提拔了起来。

薛鸿说:“此人太过于跋扈,我之前就说过,他出事不过是早一天迟一天的事情罢了。”

陶阳一边吃着菜一边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吧?最搞笑的就是这个宋乃千。这官场上都传遍了,他这几天是凤阳府巡抚衙门,和京城那边两头跑。这个人已经多日,没有回寿州了。寿州当地的名利场,有一种很形象的传言,说是此次扫黑除恶行动,扫除了一只病虎,吓坏了一只病猫。这么多年过去了,王立本在寿州的名利场,也并不是一手遮天的。说的不好听一点儿,说他是虎落平阳也不为过。这宿乃千便是那只乱窜乱跳的病猫。”

唐明云心想,名利场上的事情就是如此。

他们觉得自己坏事做尽,臭名远扬,认为多穿几条裤子,这臭味就可以包住。

宿乃千在寿州做的那些买官卖官的勾当,凤阳府名利场上早些年就有传闻。

他也早应该知道,他在寿州之手遮天,做的这些亏心事,迟早是要遭报应的。

杜如晦的贪墨案,就是宿乃千要遭报应的前奏。

若是杜如晦没有惨遭杀害的话,没准宿乃千的报应,会来的更快一些。最终经过都察院的审核调查确定,谋杀杜如晦的是赵光明。

表面上看,这和宿乃千并没有什么干系。

可是,又有几位大人相信,这个和杜如晦并没有任何交集的赵光明,会用自己的性命做赌注,知法犯法,在审问中,竟然把杜如晦给杀害了。

是个带脑子的就知道,赵光明的背后,一定还藏着一个大人物。

从那个时候开始,宿乃千便已经意识到,在凤阳府内迟早会掀起一场巨大的反贪风暴。

紧接着,寿州王小伟被寿州云中街黑恶势力,当街殴打致死的案件,在唐明云的操作下,公诸于众。

毫不客气的说,凤阳府每年都会发生很多,因为黑恶势力致死致残的案件。

单单挑出王小伟的这个案子,说白了就是针对宿乃千,针对寿州的名利场。

这一次,宿乃千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他自以为是的,借助群体事件,纠集寿州黑恶势力,连夜围堵雅风书院,就可以扭转局面,震慑凤阳府巡抚衙门。

在这个案子中,宿乃千做错了两件事。

其一,他没有冷静的分析,那些怂恿他派人围攻,凤阳府雅风书院的大人们,是真的在给他出主意,还是拿他当枪使?

宿乃千背后的人,就希望他能跳出来大闹一场,把凤阳府名利场上的这滩浑水,给再搅得混一些。

给范明制造些困难,让他知难而退。

没想到,宿乃千想都没想就照着做了。

其二,他低估了范明对凤阳府名利场上的掌控能力。

以为范明真的就如名利场的传闻那样,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平时只会写写书法的文弱书生。

用陶阳的话来说,不论发生什么事,一定有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可宿乃千不仅没有仔细去想如何解决,他反而选择了一个最次的方法。

不仅让自己深陷其中,也让范明抓住了他,派的那些围堵雅风书院的人的漏洞。

调查出这些人是来自寿州的黑恶势力,进而进行大举反击。

虽然范明在凤阳府的扫黑除恶大行动中,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但在寿州扫黑除恶行动中,打了一个漂漂亮亮的翻身仗。

至此,宿乃千这几年,在寿州城内建立的铜墙铁壁,已经被范明打的连连失手。

此时,他到处跑关系,求方法,不过是在垂死挣扎而已。

唐明云听到陶阳的分析后,好奇的问道:“宿乃千虽然是一只病猫,但也没有到置之死地的那一步吧。”

陶阳说:“贤弟的意思是,凤阳府内会有人出面保他?我看未必,宿乃千干的那些勾当,早些年在坊间就有传闻了。你别看平日里在官场上拉帮结派,狐朋狗党。真到了关键时候,一个比一个精明。他们听到这些传闻之后,恐怕早就留了后手。你以为上头的人,有的时候要保一个人,是大发善心吗?怎么可能呢?说到底,他不是为了保别人,而是为了自保。可若是大家都不需要自保呢?谁还会保住宿乃千的位置?”

薛鸿说道:“那些之前和宿乃千有来往的大人,真的能把自己撇干净吗?我可是听说了,宿乃千很会送礼,他几乎每隔七八日,就会来凤阳府跑一趟。巡抚衙门,知府衙门,布政使衙门的各位大人,他是都要打点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