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现在的干部才没有了站错队那种惶恐,一个个自动的围拢在他的身边,成为他坚实的力量,正所谓“争是不争,不争是争”,李文彬书记把这句话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的巅峰。

李文彬后,上面先是从别的省平调来了一个省长,这个时候李书记才算是露出了真颜色,在推行他对h省的五年计划遇到省长反对的时候,他就很笃定的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让大家举手表决,结果,在他明面上没有一个“亲信”的情况下获得了除省长外的票支持,从而创下了官场神话,进而一硬再硬,把属于李文斌的时代演绎的精彩万分。

也不得不说,李文彬书记的决策能力是无与伦比的,h省的各项工作都有了一个很明显的提高,但那个省长却不甘心仅仅给他做点缀,委屈的童养媳妇一般天天哭天抹泪的叫屈,弄得老首长在京城都觉得这样下去影响不好,索性出手运作了一下,这才导致那人一届没有干满就到别处去了,上面却换来了这个白满山。

可能是下来之前,白满山就吸收了前任的前车之鉴,明白一到任就露出真颜色跟李文彬对着干绝对是很愚蠢的,若论在上层的基础的话,他自忖并不比前任实力雄厚,那么前任都搞不过李文彬,他如果来了就立场鲜明的两军对垒的话,势必会重蹈覆辙。

白满山采取了以柔克刚,最起码是他自己这么认为的。

但是对于李文彬这个对事不对人的领导,任何的策略都是多余的,他并非不能容忍同僚,而是不愿意让工作出任何的偏差。而且他最最讨厌的就是为了所谓的个人权威导致工作方向出现偏差,要知道他们这个层面上的任何一个决策,都能导致落实到地方基层的时候,出现山呼海啸般的大动作,所以,他作为一个家长,怎么能够容忍两个媳妇争风吃醋就导致一个家庭的经营方向有误呢?

可惜,白省长并没有跟他相同的看法以及容忍度,白省长把李文彬书记的强硬完当成了一种对他这个外来者的排斥跟挤兑,更加用勾践卧薪尝胆般的励志精神单方面的磨砺着自己的心智,更加在明面上的绝对协作状态下,开始暗中培植自己的亲信,韬光养晦了整整三年!

终于,在从上面要来林茂天这只翅膀之后,白满山这只三年不飞的鸟想要一鸣惊人了!

李文彬书记对于这一切,都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而且就他本心来讲,最讨厌干部们盲目的“认主子”“站队伍”,在他看来,大家都是公务员,干的都是工作,虽然职务有高低,但工作是平等的,你只管凭着你的本心干事情,何必花费那么多精力在上面找一个所谓的主子来孝敬呢?你们这么做,足以说明根本就没有独立撑起一片天空的能力,对这种“身无钢骨不立”的投机者,他是向来毫不客气的,可是就是他的这种倨傲,就导致这一部分没了主子呵护就无法挺起腰杆的人都围拢到了正张开双臂欢迎的白省长那边去了,所以,就在林茂天来h省前夕,李文彬的确已经失去了很多部下了,但,这些人他在乎吗?

卢博文这个干部,是李文斌最为欣赏的那种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呆子级人物,这种人除了对错就是正反,认主子这种事情什么时候都不会进入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个人正是李文彬在做副书记的时候又一次下去调研发现的,就在他一步步的提携下,才把卢博文逐步提拔了上来。但是,在每一步的提拔中,李文彬均没有直接出面,甚至在卢博文面前也从来没有提起过对他的帮助。可是,官场上的人谁傻?栽花不栽刺的道理谁不明白,只要是李文彬打了招呼的照顾,统统都会通过经办人的嘴传给了卢博文,而卢博文又怎么会是真的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呢?只是他揣摩透了李文彬的喜好,从来不蝎蝎螫螫去投诚,更加把他那种知识分子的清高孤介做了个十足十,最终让李文彬也给予了他更大的支持跟尊重。

这一次白满山跟林茂天对卢博文的“拉拢”,究其本意,估计也是抱着恶心恶心李文彬的念头来的。他们俩才是真真正正心意如一的同一个利益群体,又怎么会不明白李文彬跟卢博文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几次宴请或者是会谈,满足人家几次工作要求就能拉过来的呢?可是他们俩就是要做出这种姿态,如果真把卢博文拉过来自然是好,就算是拉不过来,让李文彬对卢博文产生了芥蒂之心也算是胜利,再退一步,就算是李卢二人不出现隔阂,最起码外界人会对他白省长产生一个重用下属不分敌我的大度具备一种好的印象,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是,就是这样的试探性挑衅,也早就触动了李文彬那深藏在谦逊大度的外表下面的绝对权威,他很明白在下属眼里自己的威望一旦遇到挑衅,而他又没有及时的维护的话,很可能就会引发更多的人认为他已经大势西去而投靠到白满山那边去。当然,一开始的纵容也是他的骄傲跟不屑,他就是想看看通过白满山的挑衅,会有多少不明智的混蛋们靠过去,如果真有这种人的话,那也是毫不可惜的一次剔除,还算是白满山帮了他了呢。但就算他不在乎,白满山的挑衅依旧如同一粒种子,种在了他的心里,等着敌对的种子生根发芽之后,恐怕他就会有所行动了。

而白满山一方却误以为李文彬的不理睬是一种妥协的话,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