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比牛羊肉还贵?”

朱由检有些咋舌,没想到猪肉这么

面对疑问总旗官也只能无奈笑道:“殿下不知,牛羊肉味道重,需要香料来腌”

“牛羊肉是不贵,但腌制的香料贵”

“猪肉虽然贵,但是拿回家去,弄些姜片和葱蒜盐,也就直接能下锅”

“一年下来,存个四五两银子,再腊月买个五匹布、花个一两银子,家里人也都有几件新衣换换”

总旗官说完,朱由检倒是没有想到,万历末期的百姓居然过的还不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人说的是他的生活,他作为总旗,是朝廷的正七品官员,过得不错是自然

想着、朱由检便问道:“你说的是你们的,我要问的是平头百”

“例如那樵夫,一年能不能收个一二两银子?”

“殿下你可小瞧他们”总旗官笑着解释道:

“这些个樵夫,三日进山,晾晒好的干柴挑个百来斤进京,也能卖个百来文”

“一年下来,赚个八九两银子并不”

“要说难的、便是那农家百姓,若是有自己的耕地,一亩地下来交交田赋和人丁税,便只剩下百二十文”

“因此一些农家百姓,闲暇时只能去乡里做些活计,偶尔遇到朝廷征徭役,便耽搁了庄”

“如此一来、一年也不过六七百文,顶多置办一匹白布,买些油盐便花光”

“早些年神宗皇帝时养济院福利好,许多流民干脆在加上当乞丐,以此骗进养济院,只因种地无法养活自”

“京城养济院收留的人多吗?”朱由检微微皱眉,对于这种不事劳作而当乞丐的人很是嫌

至于养济院、这是古代的福利机构,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

朱元璋将其载入《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

在朱元璋的倡导下,许多府县在洪武年间都设置了养济

明成祖时,养济院的建置得到改观,养济院在“天下府州县俱有”

明英宗也在天顺年间下诏,要每县设养济院一所,支米煮饭,日给两餐,器皿、柴薪、蔬菜等均由地方官府设法措

对于在养济院的流浪汉和孤儿、老人,有病的拨医调治,死者给予棺木安

可以说、养济院的这个孤儿老人,占据了地方官府很大的支

朱由检只是随便一问,总旗官就回应道:

“京城的养济院养了百姓两万余人,每日都要吃数万斤粮食,前些日子顺天府尹才上奏过吏部,要求为他们安置田地,不过被吏部驳回”

“这么多?”朱由检不由咋舌,而总旗官则是摇头道:

“京城的养济院,大多都是一些懒汉,类似那些残疾和孤儿、老人,大多都被他们排挤到京城周边的府县去”

“并且近年来、边防卫所的养济院更是每年都需要养济不少孤儿,一些将领……”

说到这里、总旗官及时闭上了嘴,没敢继续再说,不过朱由检明白他话里的意

地方边军将领需要培养家丁,这些战死将领的孤儿,自然就是最好的兵

不用花太多银子,只需要将领隔三差五送点东西,培养点感情,等这些孩子十六七岁就能拉到军营里作家丁,忠心的

这种小手段,瞒不过什么人,朱由检也来了心思,对王承恩突然开口道:

“承恩、明天你找个机会,去乾清宫找皇兄说一”

“就说、御马监那群太监吃空饷,御马监人手不足,因此想从宣府、大同、蓟辽这些边镇招募些战死将士的孩子,再请国子监的一些学子教授他们学”

“加上御马监和皇庄的田地需要屯垦,那些战死了夫君儿子的遗孤,都可以迁移到北直隶来,由御马监分”

“你就这么和皇兄说,他要是允了,你就照办,若是不允就算”

“奴婢领”王承恩听到后连忙回应,而朱由检也并不怎么上

他要是表现得太上心,指不定又要被朝中那些乡党文官给弹劾成什么模

这么想着、王承恩也突然开口道:“殿下、工部到”

“”见状、朱由检就准备下车,王承恩被锦衣卫搀扶下车,摆好马凳后,扶着朱由检下

朱由检虽然穿着这一身白色圆领服,但出场的派头,立马就让守在工部门口的五城兵马司军士意识来了大人物,连忙去通

没过一会儿、一名正六品的工部主事就带着几名小吏小跑了出

他见到朱由检的时候,连忙跑出来作辑行礼:“五殿下……”

他能认出朱由检,是因为国丧时在几筵殿见过朱由检,朱由检也不觉得奇怪,而是交代了来意:

“皇兄让我来看看皇陵的设计和图纸,另外你叫人把皇陵设计的所有工料名录都拿给我看一”

“是、下官这就去”听到朱由检这么说,工部主事暗叹一声,却只能照

“殿下这边”他在前面带路,朱由检就带着十名锦衣卫还有王承恩一起走了进

这官员落后朱由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