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耀光摆脱了白光的束缚,无声无息的倒在地上。那块镶嵌着青铜碗的大石碑,在轰鸣中向地下陷去,但没动几下就突然戛然而止了。

嘴唇泛白的甄伯颜,再也无力支持自己的身体,哐的一声倒在了地上,一直怀揣着的白瓷棒也在倒地的一瞬间摔的细碎。一本由藤麻缠着的古书缓缓的从里面滚出,同时有一颗腊封的种子也从里面掉了出来,滚进了石碑和地面的接缝里。

甄伯颜爬在地上眼神呆滞,有气无力的望着地上还在翻滚的古书。这时空洞深邃的地下石洞内,传来了一声女人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同时那种子也挣脱了腊封,吸食着缝隙里的湿润,并慢慢的吐出了细小的嫩芽。

多年重启

1951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三个年头,国家急需打通上海至纳木错这条东西运输大动脉,也就是今三一八国道。当时国家出于两个层面考虑,一方面需要修缮旧路,开辟更加快捷高效的运输新路线,另一方面则是应对印度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缓慢蚕食和贸然侵犯。一是方便组成路网,能快速集结部队并调兵到任何地方。二是可以以最短的时间自东向西运送军需物资。三是方便内陆和西北少数民族的走动,为偏远山区实现交流便利,还能增加各地区的文化交流。

国家便派遣了几支由退伍老兵组成的筑路队,去完成这一项艰苦的任务。国家刚打完仗,急需恢复生产加强国家硬件建设,又能很好的安置退伍军人成为光荣的筑路工人。老兵们有着善于攻艰,敢啃硬骨头的优良传统,自然也就成了这趟任务的首选。

上海至纳木错国道的修建,开始便分为四段,分别为上海至南京段,南京至恩施段,恩施至万州段,万州段至纳木错段。他们由四个集团军分段逐级完成,其中以南京至恩施段和万州至纳木错段最为艰苦。南京至恩施段多为喀斯特地貌,溶洞和地下大裂缝纵横交错,每个山里都有可能是深不见底的地下空洞,每条裂缝里都像迷宫一样难以走到尽头。万州段至纳木错段则到处都是高山峡谷激流险滩,还有那一望无际的高原冻土,没去过哪里的人永远不知道,高耸入云端的雪峰和躲在雨雾中秀美的大山是多么的危机四伏杀机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