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他回家。

回去的路上,铁柱说了进县衙的打算。刘二山一听,下意识有些忧心,觉得那地方很危险。

然后又想到什么,转头道“你枣儿姐本来还说,让你年后带着商队往北走呢。眼下你要进县衙,和这事就冲突了,回头你自己找她说罢。”

说完,他简单解释了一下枣儿的打算。

铁柱一听,立刻踌躇起来。

这事很重要,可他已经答应过县令了,总不能反悔。

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不可能等回来与人商量着做决定,否则肯定是过了那村就没那店。

这下该怎么办

因为这事,铁柱回山后也没休息,直接就和运吃食的队伍一起进城,很快找到枣儿跟前。

听完他的来意,枣儿的表情却很轻松“其实你不必纠结,这事并没你想的那么难办。在此之前,我要先问问你,如果不考虑大局,你自己最想做什么是跟着商队往北去,还是留在县衙里做事”

铁柱脱口而出“自然是带队北上”

去过一趟南边,铁柱就彻底喜欢上了出门走四方的感觉。

枣儿点头“我就知道。你还是安心准备年后带商队的事吧。至于县衙那边,我让钟肆去。”

“钟肆”铁柱一惊。

是啊,差点忘了钟肆他还有改换容貌的好手段呢让他代去县衙再合适不过,甚至比自己过去还要好

枣儿很快把话传到钟肆面前。

作为一块称职的砖,钟肆自然没有提出异议。

不过,年后才去县衙,这会儿倒也不急,几人简单说了两句很快就散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城里就集中精力忙活几件事。

首先,就是将方仙儿的爱宠接进城中。

枣儿亲自回去接两只出山,把它揣在垫了棉花的篓子里,随着寻食的马车一起出发回城。

临行时,盛珺叮嘱她,每过几天就得把两只送回来一次。

毕竟还要充电。

枣儿自然牢记于心。

进城后,两只就被放在地上,接触到了新鲜的水泥路面。

它似乎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广阔的地方,没有树也没有石头,可以跑动的范围极大。

盛珺连着它的蓝牙,共享着它的视力,隐隐也感知到了几分它心中的雀跃。

这样的情况以前倒是没有出现过,大概是升级后的新功能吧。

不仅是两只很高兴,盛珺自己也觉得很新鲜,她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古代的县城长什么样。

唯一的问题就是两只太矮了,她的视角有点像流浪的小猫小狗,看什么都是又高又大,有一点点吃力。

在两只进城前两日,枣儿她们还提前给城中的百姓打了招呼。

说有个方君用铁造出的机关宠要进城了,是一只类似机关鸟那样的存在,会动,但是很温顺,叫大伙都别害怕。

虽说有了心理准备,但百姓们乍一见到两只时,还是有些惊慌。

好在这样相处过几天后,大伙就发现这只小机关兽果真没有攻击性,两个耳朵看久了还有点可爱。

最重要的是,它走过的路面会变得更加干净。

这样就帮大家减轻了打扫道路的工作。

于是所有人都很喜欢它。

两只的清扫痕迹遍布街道与小巷,盛珺也借着它的双眼看到了许多东西。

这天傍晚。

“两只,去那条巷子里看看。”

听到盛珺的吩咐,两只听话地拐进一条她想去的巷子里。

巷中有一排矮屋,看着都很老旧,隔音也不好。

当两只带着盛珺的目光路过一户门前时,就听见里面传来一声兴奋而清晰的叫喊。

“阿奶,快看,这炉子真的热乎起来了,好暖乎啊而且炉上还能热中午吃剩的饭,日后咱们煮饭都能在屋里煮了,不用再出去受冻”

盛珺一听,就想起前阵子枣儿她们组织着给城中安煤炉的事。

如今,在百姓们的齐心协力下,煤炉已经成功覆盖了大半个县城的屋舍,蜂窝煤也陆续发到了人们手中。

领到了煤,煤炉就正式派上用场,温暖了无数个小小的家。

配炉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安了管道。但使用煤炉时仍需多些注意,免得中毒。

考虑到安问题,枣儿她们不厌其烦地和大家科普用炉的安事项,不定期还会上门排查。

目前城中用炉情况良好,并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听完这家的墙角,两只再次挪动起来,继续往巷子的深处去。

沿路上,盛珺又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

内容有些差别,但大多是围绕炉子产生的感触。

她记得煤炉似乎是从最困难的人家开始装起。从这条巷子的情况来看,在这里住的人,应该都用上炉子了。

一整巷的炉火燃起来。

就算隔着两只的铁皮,盛珺也能想象到萦绕在巷中那股温柔的热浪。

又路过一户人家。

“娘,你穿这棉衣可真好看”

“不仅好看,这么冷的天,穿它出门也一点感觉不到冷。都是因为方君给的棉花很好,弹得也很松软对了,晚上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