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夜半时分,街道上早已没了人迹,楚立在孤冷的街道上疾行,寒光拉长了他的身影,模糊了他的容样。

&ep;&ep;笛声没有再响起,但他已看清了前路。

&ep;&ep;“墨师兄”。远远地瞧见树下的黑影,楚立轻声叫唤起来。

&ep;&ep;墨归尘收起笛子,朝楚立小步迎了上来。看见楚立手上提着个木盒子,他眼中闪过一丝疑色。

&ep;&ep;他唇角微扬,平静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这算是向楚立打招呼了。

&ep;&ep;楚立将手中的木盒递给他,笑着说道:“还得劳烦师兄去趟北燕”。

&ep;&ep;墨归尘眉头一皱,不出片刻便明白了盒中为何物,他迟疑了片刻,最后还是接过盒子。

&ep;&ep;两人都往身旁移了几步,各自都往对方的脸上瞥了一眼,皎洁的月光让楚立的脸色显得有些苍白,悲伤中隐藏着阴郁和杀意,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怔了半晌后对墨归尘说道:“师兄去过北燕以后便径直进京去吧,师傅在京城等你”。

&ep;&ep;望着楚立惨白的脸,墨归尘的睫毛微蠕,眼神中散发出同情的目光,他掂了掂手中的盒子,脸上的惋惜之色掩盖不住的喜色露了出来,复仇往往很容易淹没了一个人的良知,可是他心里明白,楚立并没有丧失一个人最基本的理智和善良。

&ep;&ep;墨归尘朝楚立点了点头,便提着慕容铁的人头往城门方向走去,这一次,他可以看到在月光照射下,自己在地上的影子,修长而又孤独。

&ep;&ep;院中的房间内,朱羡坐在饭桌上,喝着闷酒,他不知道每次酒劲上脑,到底有没有减轻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悔恨,但是脑海中,以前的记忆却变得愈发清晰。

&ep;&ep;陆嫣儿也没有说话,在一旁替朱羡倒酒,她心中对眼前的这个人曾经一度十分厌恨,可是经过小段时间的相处后,每次看见他脸上那痛不欲生的自责与悔恨,陆嫣儿逐渐理解了这个“罪人”背后的辛酸和无奈。

&ep;&ep;透着屋内微弱的烛光,门外的黑影变得时而高大,时而细长矮小。

&ep;&ep;楚立在门口踌躇徘徊了很久。屋里的两人都知道他已经来了,只是谁也不愿意替他做出是否进屋里来的决定。

&ep;&ep;终于,破旧的门慢慢发出吱吱的声音。楚立缓缓推开了房门,伴随着一阵微风,他蹑步走进屋内坐下。此时朱羡的脸上,悲伤不安之余隐现释怀解脱的表情。

&ep;&ep;三人谁也没有说话,楚立只大碗的喝起酒来。

&ep;&ep;“说起来,我还是应该感谢你,没有你,就凭我也报不了仇”。静默良久过后,朱羡用有些低沉嘶哑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ep;&ep;他声音小得几乎只有他自己能听见,仿佛是蚂蚁在埋怨大象差点踩伤自己的抱怨声。

&ep;&ep;楚立没有看他一眼,也没有说话。

&ep;&ep;残旧的房门仿佛因为楚立刚刚的开合,变得更加的不堪,一阵阵冷风毫无阻碍的穿过房门吹进屋来。

&ep;&ep;经过各式各样的缝隙的加工,风声似乎有了灵魂,奏起了悲怆的哀乐来。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果然是最神奇的乐师。

&ep;&ep;“我知道无论如何,我也无法弥补当年的过错”。朱羡大口地往嘴里灌酒,眼睛不时地瞧一瞧眼前的少年,虽说自己这些年来备受良心上的煎熬,但看见楚立脸上的悲伤和阴郁,他再也没有为自己当年的罪过开脱的理由和勇气。

&ep;&ep;因为他模仿的一封书信,造就了多少无辜的冤魂,多少家庭破碎,妻离子散。事实不会被时间淹埋,伤害不会被时间抚平。

&ep;&ep;“为人子,我无法替我的母亲原谅你,可是我复仇只取仇人的命,只拿该填命的人的人头。慕容铁的人头我一定会取,并不是帮你,所以你不必谢我,至于你的人头......”。楚立没有再说下去,他大碗地喝着酒。

&ep;&ep;朱羡此时表现得十分淡定,他不需要任何人的审判,因为他早已给自己的命运选择了归途。

&ep;&ep;当年慕容铁以妻儿的性命相挟,逼迫朱羡模仿前桓楚王朝鹿国公之女的笔迹,伪造了一份通敌书信,导致无数无辜英豪惨死,事后还背信弃义,对朱羡一家赶尽杀绝。

&ep;&ep;如今慕容铁却因为朱羡模仿其夫人的笔迹写的一封信,葬送了性命,也算天道轮回,恶有恶报了。

&ep;&ep;对朱羡来说,不同的是前一次模仿他人的笔迹是伤天害理,后一次却是为了报仇雪恨。

&ep;&ep;他从没想过手中的笔有时竟比他人手中的剑更具杀伤力。

&ep;&ep;破屋子漏进来的风越来越猛,酒也越来越烈。

&ep;&ep;这一刻,也许是烈酒的醉意上来了,楚立淡淡地说道:“回到我找到你之前的生活,隐姓埋名,从这个世界消失,从我眼前永远消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