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姐儿,这便是咱们杨家的祖居了!你们太爷爷他老人家,正是住在这里!”

&ep;&ep;府门打开,林嬷嬷微笑迎了出来,把一行人请了进去。马匹牵到马房,兵士请到外院住下,世子爷单住一个清雅的小院,侍女服侍他沐浴更衣。二少奶奶、瑜哥儿、琪姐儿,则被请到上房。

&ep;&ep;二少奶奶带着儿女拜见过祖父杨阁老,垂泪道:“皖南匪乱横生,孙媳在彼处住着,胆战心惊的,。正逢世子爷要返京,便求着世子爷护送,投奔祖父。”

&ep;&ep;杨阁老面色凝重,沉声道:“匪患极重么?如此,大成在彼,安全否?”杨阁老的次孙,杨少奶奶的丈夫杨大成,时任皖南县令。

&ep;&ep;二少奶奶呆了呆,一时不知该如何做答。如果说严重,难保不会吓到老人家;若说不严重,呃,那自己带着儿女匆匆忙忙回了杨集,算是怎么回事。

&ep;&ep;侍女走进来,曲膝行礼,“世子爷来拜见老爷。”杨阁老吩咐,“快请!”二少奶奶忙道:“祖父,这位是英国公府的世子爷,姓张名祜,年少英雄,令人敬仰!孙媳和瑜哥儿、琪姐儿,一路之上,全亏他看顾。”

&ep;&ep;侍女打着帘子,一位仪表出众的少年公子轻裘缓带,走了进来。他身穿玄色团花蝙蝠纹织锦长衫,一头乌黑亮泽的长发用束发冠松松冠住,玉貌朱颜,风姿秀异。

&ep;&ep;行礼厮见毕,杨阁老问及皖南匪情,张祜微笑道:“阁老大人无须挂怀,如今匪乱已靖,皖南安宁。”他虽然只有十二三岁的年纪,却已追随其父英国公征战经年,话语间自有令人信服之处。杨阁老听了他这话,心中稍定。

&ep;&ep;皖南确实有山匪作乱,朝廷才会派英国公张复率兵剿匪。不过这些山贼实属乌合之众,不经打,张复不费吹灰之力,已将他们尽数剿灭。

&ep;&ep;张复率领军队徐徐返回,张祜不耐烦,要抄小道回京。可巧杨二奶奶正想回老家,张祜只好护送她一路回来。好在皖南离夏邑不远,过了夏邑,他便可放马驰骋。

&ep;&ep;“有劳世子,老夫感激不尽!”杨阁老再三对张祜道谢。对于张祜这样的少年,护送官员家眷,实在是难为他了。

&ep;&ep;张祜如美玉般的面容上绽开温雅迷人的笑容,声音更是纯净如一泓春水,“阁老大人客气,晚辈愧不敢当。”

&ep;&ep;瑜哥儿、琪姐儿垂手侍立,时不时的偷偷看一眼侃侃而谈的张祜。他的风度真是优雅,而且,和曾祖父说起话来,这般从容,这般淡定!

&ep;&ep;二少奶奶在一旁侍立着,看看张祜,看看只比张祜小上两三岁的瑜哥儿,恨铁不成钢。瑜哥儿,你看看你,跟世子一比,你成小傻子了!

&ep;&ep;再看看清秀稚气的琪姐儿,心里怦怦直跳。要说家世,倒还相当;要说才貌,倒也相配;便是年龄,也是合适的。

&ep;&ep;二少奶奶正胡思乱想着,侍女掀开帘子,丫头们簇拥着一位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儿走了进来。这小女孩儿大概六七岁的年纪,雪肤花貌,目剪秋水,竟是个美人胚子。

&ep;&ep;这……这岂不正是方才那嚣张的小村姑?二少奶奶心中恼怒,若不是碍于祖父在堂上坐着,更有尊贵体面的客人在场,真想好生发作这小村姑一番。

&ep;&ep;“小村姑”笑嘻嘻见过杨阁老,称呼“太爷爷”。杨阁老招手把她叫到身边,牵着她笑向众人,“这是我的小学生,名叫青雀。青雀,去见过张世子,见过你二伯母,还有瑜哥哥,琪姐姐。”

&ep;&ep;瑜哥儿、琪姐儿睁大眼睛。这,这不是方才树上那小女孩儿么?他俩虽在车中安坐,偷偷掀开车帘看过不知多少回,对那身穿大红袄、手提红缨枪的小女孩儿,印象深刻。

&ep;&ep;青雀按着杨阁老的吩咐,先是笑嘻嘻跟张祜见礼。张祜似笑非笑看了她两眼,从手上取下一枚象牙班指递给她,“这是哥哥的见面礼,小青雀别嫌弃。”

&ep;&ep;青雀看看杨阁老,用眼神询问,“太爷爷,收不收?”见杨阁老冲她含笑点头,大大方方拿过象牙班指戴在手上,“是射箭用的么?蛮好看,多谢你啦。”

&ep;&ep;这小丫头,东西只管收下,连声哥哥也不肯叫。张祜嘴角微翘,“你会射箭么,要不要哥哥教你?”不叫就不叫吧,横竖你也没反对,哥哥当你是默认了。

&ep;&ep;青雀笑而不答,转向二少奶奶行礼拜见,称呼“二伯母”。二少奶奶心里这个烦闷,就甭提了,这是从哪蹦出来的野丫头,也配叫我二伯母?当着杨阁老的面,笑容可掬的赞一声,“好俊的妞妞!”命人取了一个镶金嵌玉的荷包,荷包里放着两个金锞子,当作见面礼。

&ep;&ep;青雀道了谢,娴熟的把荷包挂在腰间,随手捏了捏。嗯,不少,虽然不够招兵买马,也能让兄弟们打个牙祭,不坏,很不坏。

&ep;&ep;青雀又和瑜哥儿、琪姐儿厮见了,笑嘻嘻叫了“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