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预定的客栈叫秦淮人家,离韦澜所在的肯德基不远,韦澜坐上公交车十多分钟便到了。客栈临河,在二楼的窗前便可远眺河景,河道并不宽,绿水幽静,别有一番意境。

&ep;&ep;韦澜冲了一个澡,这时时间还只是下午1点多钟,韦澜决定此时就去古琴路。

&ep;&ep;客栈门前又进来游客,老板娘正殷勤地招呼客人,办理入住手续。这老板娘四十出头,风姿犹存,穿着一袭鹅黄色的真丝旗袍,脖颈上戴着一串珍珠项链,仿佛是从二十年代走出来的民国女子。

&ep;&ep;“老板娘,我打听一下这古琴路怎么去?”韦澜等老板娘忙完才开口,这古琴路在地图上没查到。

&ep;&ep;“古琴路?”老板娘皱了一下眉,思索半晌道:“没听说这条路,我给你在网上搜搜。”

&ep;&ep;老板娘在地图上搜索了半天,仍是没查到这条路,韦澜寻思现在是2015年,过了这么多年,也许古琴路改成别的名称也说不定,看样子只能找年纪大的老人询问才能知道。

&ep;&ep;出来前面的一株大垂柳树下有几个老人在下棋,这几名老人大约都在五六十岁左右,韦澜赶紧走过去询问。众人都表示不知,只有一名老人依稀有些印象,但是记不起来是在哪里听过。这也难怪,一个城市至少有上万条道路,哪能每条路都清楚呢。

&ep;&ep;现在这种情况,也只能去找建康的地方志办公室了,只有在那里才会有关于道路的改名。

&ep;&ep;在手机地图上搜了一回,建康市的地方志办公室在风山路,离此10公里。韦澜直接拦了出租车赶去,尽量赶在办公室下班前到达。

&ep;&ep;赶到时2点多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将韦澜引进图书室,让她自行查阅。

&ep;&ep;韦澜翻了几本书也没找到关于道路改名的内容,倒是把建康这些年的发展史看了个大概。

&ep;&ep;从门里进来一名60多岁的老者,穿着保安制服,走到韦澜面前行了个礼,笑道:“小姑娘,现在5点半了,我们下班了。”

&ep;&ep;“是要关门吗?可我还没查到呢。”韦澜站了起来。

&ep;&ep;那保安瞧着她手中的书,道:“你查什么东西?”

&ep;&ep;“我就是查以前的古琴路,看了几本书都没查到。”

&ep;&ep;保安哦了一声,道:“古琴路啊!这我知道,古琴路改了两三次名字,不是住在那条路上的基本不清楚,60年代改为微湖路,70年代又改为栖霞路,2000年的时候改成了燕子坞路。”

&ep;&ep;“那就是燕子坞路吗?”韦澜高兴坏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燕子坞路就在自己住的客栈附近,仅隔着两条街。

&ep;&ep;“对,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小姑娘,你查这个做什么?”

&ep;&ep;“我老爷爷在解放前有个朋友,家就住在古琴路,所以我想来找找看。”

&ep;&ep;“这可难找了,古琴路改名后,所有门牌号码重新编排。”

&ep;&ep;顿时韦澜所有的欣喜化为乌有,事情比她想象得要麻烦得多,但片刻后韦澜又振作起来,她天生乐观,再麻烦的事也就不过多费些时日罢了。没事,大不了把每家每户都问到,就不信找不到姓石的那家人。

&ep;&ep;回到客栈天尚未黑,韦澜便索性去燕子坞路溜达,顺便吃晚饭。

&ep;&ep;燕子坞路确实离客栈很近,走过去十几分钟,这里是老居民区,很多老房子被改建成客栈,人流穿行不息。韦澜的家乡虽也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但这里的氛围却又多了一些沧桑,历史曾在这里深深刻下一笔。

&ep;&ep;不知怎的,韦澜的脑中浮现的不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不是“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鹢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而是许多年前在这个城中被日寇杀死的几十万无辜百姓,这里的土地浸染了鲜血,还有仇恨。

&ep;&ep;那是这里的人民生生世世忘不掉的,也是韦澜这个历史系学生更不能忘怀的。

&ep;&ep;华灯初上,夜色静谧,走至一个十字路口,韦澜忽然兴起,拿起手机拍照。这个路口有株数百年的古银杏树,枝叶繁茂,树高三丈有余。由于太高,手机镜头中的银杏树总不能拍下全貌,韦澜不断往后退,试图让整株银杏树落入镜头中。

&ep;&ep;霎时后背撞到一个坚硬的物体,吓得韦澜赶紧转身,身后的那人也在转身,四目相对下,韦澜一脸无语。

&ep;&ep;是那个几次相遇的叫向偈的黑衣男子。

&ep;&ep;“你也在这里啊。”还是韦澜的脸皮厚,先打了个招呼。

&ep;&ep;他依旧眼神未动,很快视线转向那株银杏树,眼睛便眯了起来。顿时韦澜恨不得找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