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寻付出了折寿二十年的代价终于要去俗世了,看着自己裸露在外的上半身,还好这里没人,于是换上一套书生服后就向鲁国边境走去。边走边想该如何开始复兴文道,现在自己已经二十五岁了,不说功名了,连身份都没有,搞不好也只有去文庙试试看能不能得到孔圣的认可了。

现在是子时刚过,离鲁国边境关口只不过三十里路,以张寻现在的脚力不过就是半个时辰的事情。但离天亮还早,张寻就散起步来,想着十年孤独即将结束,觉得这周围的空气都充满着自由的味道。就这样走走停停,天快亮的时候,张寻来到了鲁国边境一个叫莱芜的小城门口,没有急着进去,从玉佩空间先是取了几件玉器和他去年在紫心竹林砍了几棵紫心竹做的竹娄,后来又取出一套三千多年前的古本四书五经,毕竟他是书生,这样才像嘛!毕竟只要他进了城,那就要和别人打交道了。由于这莱芜城城外只是无主之地,所以也就没有建护城河之类的设施,城门平日也没有官兵设卡盘查,倒是很方便就进了城,不过这只是外城,要进内城就有限制了。不过张寻身上此刻并没有银子和铜钱,好在外城虽是世俗之地,多是一些贩夫走卒,但人气还是不错的,他在这异世还是第一次见到人,而且现在是早市,人还不少,有些兴奋起来,开始用自己的感观视角去接触这个世界,毕竟在逍遥居那个世外桃源里渺无人烟,通过醉道人(遇到“银河九天飞瀑流”那个天然风水局,感觉到自己就是一枚棋子,就在张寻心里深深埋了一根刺,虽说那份传承博大精深,让自己受益良多,对醉道人并不怨恨,但要他再心甘情愿称呼醉道人师父他也叫不出口了。)他也只能从藏书中了解这文昌大陆,还是三千多年前的史书记载,那与现实情况肯定是脱节的。现在亲身来到莱芜城,漫步在市井街头,听着小贩各种各样的叫卖声,看见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张寻感觉惬意极了,这才是真正的文昌大陆,而前十年自己的经历那不过就像玩网络游戏时一个接受传承的特殊地图罢了。随着人群慢慢向前走,大概一根香的时间在走过了一个十字路口以后,道路两旁的建筑高档了不少,也没有了摊贩,张寻知道这里应该就是商业区了,也是自己了解这莱芜城,打听消息的好地方。不过,首先还是找家靠谱点的当铺把那几件古玉器卖了,要不他现在身无分文,别说办事了,生活都生活不下去。当然古玉器要卖出好价钱当然要去古玩店或者找到喜欢收藏的大买家,但张寻知道他初到莱芜城,目前进不了内城,内城那才是名人雅士,富商巨贾生活的地方,几件古玉器也就只好便宜当铺了。

刚刚在路口时,张寻看到路牌,知道此路叫文湘路,是外城最繁华的地方,却又闹中取静,颇受一些外城里一些失意的穷酸秀才和一些附庸风雅的土绅喜欢,确实发展的不错。文湘路上当铺不少,但真正上点档次的只有三家,其实这三家就是古玩店,只是因为只有内城才能经营古玩的规定登记为当铺罢了。最大的一家自然是与此路同名文湘的文湘居,名气稍差的另外两家分别是闻道斋和逸风阁。张寻此人有个怪癖,只要有选择,就不找名气最大实力最强的。(前世他就不用Intel,而用AMD,不上移动的号,上联通的。)张寻先来到闻道斋,走到柜台,掌柜也没有开口问,吩咐伙计上一壶好茶,然后把张寻引到旁边的雅间坐下后才开口问道:“请问先生如何称呼?”张寻回道:“免贵,姓张”而后就从竹篓中取出一尊玉佛摆件放在桌上。掌柜明白这是张寻在考他的眼力,看出来了好谈,看不出来就只有请出供奉来了,那自己就是一个引荐之人,得不到什么好处了。此时那伙计也把茶送上来并分别为张寻和掌柜倒上后就退了出去。张寻漫不经心的品起茶来,等待掌柜的答复。这掌柜姓刘,名富盛,今年四十八岁,成为这悟道斋的掌柜也有十八年了,在这外城之中怎么着也算一号人物。刘富盛朝张寻点了点头,就把玉佛摆件拿起来仔细端详,佛像造型没啥说的,正是那有“大肚能容”之称的弥勒佛;入手温润,色泽透亮,却是玉中精品。而玉佛摆件下面用小篆刻着四个大字“文昌元年”,越看下去,刘富盛越无法自已。难得的传世古玉啊!张寻来这卖这玉佛摆件就是换些银两,好在这莱芜城定居下来。此刻看那掌柜基本看出了这件玉佛摆件的出处,也不想节外生枝,咳嗽一声,然后做了个三的手势。刘富盛知道这是张寻开价三十万两银子,估了估行情,点头答应了下来。张寻向刘富盛说起,自己是附近山上隐士的学生,现在奉师命入世考取功名。刘富盛也是个妙人,闻弦歌而知雅意,笑着说,这事好办,交给我了。半个时辰之后,张寻拿着玉通钱庄(鲁国排名第二的钱庄,境内各城均有分号)的三十万两银票和身份证明走出了悟道斋。

张寻知道,要打听消息,除了青楼,也就是酒楼,茶馆适合了。而酒楼和茶馆无疑是酒楼更适合张寻,本身张寻是爱酒之人不说,关键是他初来此地,一个朋友都不认识,一个人喝酒,正常的很,一个人在茶楼品茶就怪异了。张寻先找了家客栈住下,洗了个澡,换上一套风流才子出席诗会穿的那种衣服,还装逼的从玉佩空间里拿出一把折扇,这把折扇材质很好,是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