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陈益和摸了摸妻子的脸,无奈地摇了摇头道,“若真是别人家的家长里短倒也罢了,偏偏这事还不是在一般人的家里,乃是国丈府里。”

&ep;&ep;“国丈?皇后他阿耶?”

&ep;&ep;陈益和点了点头低声道,“那可不就是太子的外祖,一把年纪了,前一阵子有个小妾竟然有孕了,这国丈早些年便已经不能生了,只有他自己知道罢了。如今这小妾有孕了,那不是背着国丈偷人了吗?国丈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他们府里的人,倒是那小妾去过白塔寺,就去那白塔寺发现多为求子的妇人,而且去过没多久就有孕了,这事实在是蹊跷至极。”

&ep;&ep;沈珍珍咂舌,“这事可算是国丈家的秘辛了吧?这小妾也真够胆量的。”

&ep;&ep;陈益和道,“问题是那小妾就是快被打死了都说自己坚决没偷人,就是趁着国丈去临潼避暑的时候,自己借着回娘家的借口在那什么大师的禅房旁住了几日,真真是被冤枉的。”

&ep;&ep;沈珍珍心中忽然有了不好的预感道,“那白塔寺若真是有问题,弟妹又是去那里住过的,回来就有了身孕,会不会有什么不妥?”

&ep;&ep;陈益和一听脸色就更不好了,“你当我为什么心烦?白塔寺好歹也是个寺庙,没有官府搜查令不得无故进入,这下我看太子打算让一队人去搜查,这若是真查出个好歹,万一跟弟妹也有干系,我可怎么面对宏哥?”

&ep;&ep;沈珍珍道,“你先别着急,说不定什么事情也没有,就是人家白塔寺灵呢?再说那小妾半途被人迷倒行下什么不轨事也是有可能的,待真要查出个结果再说。这宏哥也真真是的倒了霉了,怎么这弟妹就没让他过过几天好日子呢?”

&ep;&ep;陈益和冷笑道,“要怪就只能怪我那嫡母自作聪明,当初非要让自己的外甥女嫁给宏哥,好让我们侯府都是她们家的。父亲当时就十分看不上母亲的这小心思,我作为宏哥的兄长自是希望他平安顺遂的,若是这回那他那娘子真作出了什么对不起宏哥的事,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ep;&ep;☆、西京趣谈之大长公主嫁女

&ep;&ep;虽然天气是越来越冷了,特别是进入了十一月,已经立冬。西京人们开始备上了羊皮袄,羊皮靴,吃起了羊肉汤驱寒。不过即便是再冷的天气,也不能浇灭西京人民八卦的高涨热情。

&ep;&ep;西京人民八卦之一:大长公主嫁义女

&ep;&ep;且说,苏云与常侍郎的婚期就是十一月初六,大长公主和常夫人特意算的好日子,宜嫁娶不说,还跟二人的生辰八字十分相合。

&ep;&ep;算的人说了,此二人虽前半生各有坎坷,但是女命贵男命硬,二人合婚后半生乃是衣食无忧,富贵大吉,白头到老。大长公主和常夫人听了此话都是笑得合不拢嘴,有句话叫什么了来着?千里姻缘一线牵,有缘千里来相会,说的可不就是苏云和常侍郎吗?

&ep;&ep;这眼见着到了成亲的日子,嫁妆要提前送到常侍郎家里去,可是这常侍郎住的宅子和大长公主府仅一墙之隔,这嫁妆也太好搬了,还有什么排场可言。最后大长公主大手一挥,让送嫁妆的队伍绕朱雀大街走一圈再回来,赏银加倍!公主府中男丁不够用的,还特地从街上招来了许多愿意出力的。

&ep;&ep;大长公主府距离朱雀大街的距离那可不短,可是这赏银加倍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这扛嫁妆的男丁们就觉得格外有力。

&ep;&ep;街边看热闹的人一看,哟这嫁妆队伍都看不到头,是哪一家啊,这一传十十传百,就有许多人沿街开始看热闹了。有人就说了,听说了没?大长公主的义女要出嫁了?快看看那嫁妆队伍,长的堪比朱雀大街了!见到苏云嫁妆的人们着实是大吃一惊,也算是真真见了一回世面。

&ep;&ep;只见那露出来的有许多上等精致的各种金子制器,做工精巧,金子的成色也十分得好,这些金子制器恨不得闪花了百姓们的眼,可是大长公主可不是一般人,也难怪这般财大气粗,想必也是下了狠力气的。这么看来这个义女真真是个有福的,不仅能攀上大长公主这棵高枝,还能得这么多嫁妆,只怕大长公主若是有亲女儿,也怕就是这样了吧。

&ep;&ep;有人就说了,“你可没见过那义女吧?那模样可是个一等一的美人,与大长公主年轻的时候,据说是十分的像呢!也难怪大长公主喜欢了。”

&ep;&ep;又有人说,“听说这妇人以前还是当过小妾的,真不知还有这般造化,能被大长公主看上,这中间怕不是有什么不为人道的秘辛吧?”

&ep;&ep;于是这送嫁妆一日的景象,就充分激发了西京人民丰富的想像力,各种苏云与大长公主关系的猜测纷纷出炉。有说苏云乃是大长公主年轻时与外男的私生女的,有说苏云乃是因为与大长公主长得像而得了大长公主青眼的,因为大长公主没有女儿,看着便觉得十分喜欢。还有说苏云其实是驸马当年的私生女,大长公主为保全王家血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