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谢蕴歪着头看着闻人琰,说:“圣上,什么是好官?”

&ep;&ep;闻人琰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问,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心系百姓,公正廉明,就算是好官了。”

&ep;&ep;“那若是一个人一辈子兢兢业业,为天下为苍生。最后等那个人死了才发现是个女人,您会怎么办?”谢蕴又问道。

&ep;&ep;闻人琰想了想,说:“人都死了,还能怎么办?这么一个好官,难道朕还要去挖坟鞭尸?这样做的,是昏君。”

&ep;&ep;“那不就结了。”谢蕴说着指了指前面的一块地,“去年,就在这儿,我问斓儿那孩子为何如此喜欢做官,您猜那孩子怎么说的?”

&ep;&ep;闻人琰摇摇头,毕竟他虽然心疼慧敏郡主,但是他是皇帝,跟她太亲近是害她。

&ep;&ep;“那孩子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谢蕴说道,“如果有这么一个好官,再揪着是男是女,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况且,是女子又如何?一心为民,不比那沽名钓誉的男人强太多了!”

&ep;&ep;闻人琰愣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ep;&ep;“况且,就是女子参加科考,那也得先有个逝去的兄长,户籍还不能销了。皇上您想想,这得是多凑巧才能有的事啊?”谢蕴说着走过去捏着闻人琰的肩膀,“况且您也说了,女户艰难。曹家姑娘不过就是为了让父母亲好过一些。依着我的意思,不如罚银了事。举人不是能免赋税吗?您就罚免除赋税的一半不就好了。”

&ep;&ep;闻人琰想想,拍拍谢蕴的手。

&ep;&ep;“蕴儿说得有理。”

&ep;&ep;第二日,闻人琰下旨,汴梁城一片议论之声。怀恩这日回家探望义子,听得满耳都是称赞皇帝仁明。他回宫之后说给闻人琰听,倒是让他高兴了许久。

&ep;&ep;做皇帝,能得无数百姓的称赞,足矣。

&ep;&ep;徐玉郎听了这个处罚也笑了,这里面,怕是有皇后的手笔吧!

&ep;&ep;作者有话要说:  (1)这里采用的是明朝对郡主夫君的称呼

&ep;&ep;(2)横渠四句

&ep;&ep;今日是不是非常的肥美?

&ep;&ep;第110章

&ep;&ep;冬日,徐玉郎虽然不畏寒,但是她不喜欢太厚的衣服,总觉得穿在身上累得慌。所以郡主府的火盆摆得特别多,屋里暖烘烘的。

&ep;&ep;这一日,她起来之后就觉得头晕,知春瞅着她脸色不对,犹豫着开了口。

&ep;&ep;“郡主,要不要请女医过来瞧瞧?”

&ep;&ep;“无事。”徐玉郎说道,“估计是在大理寺着凉了,晚上准备一碗姜汤就好。”

&ep;&ep;“不是!”知春忍不住跺了一下脚,“您小日子可晚了半个月了,不请女医过来瞅瞅?”

&ep;&ep;“不用。”徐玉郎回答道,“肯定不会。”

&ep;&ep;她与季凤青每个月都要算一遍日子,可以隔开了容易受孕的那段时期。毕竟她在朝廷还不算太稳,过早产育不好。

&ep;&ep;“万一呢?”知春还不死心,“瞧瞧总没事的。”

&ep;&ep;徐玉郎叹了口气,说:“行吧。横竖今日沐休,用过早饭你就去请。不过先说好了,别让夫君知道。他这个人一惊一乍的,没影的事没必要告诉他。”

&ep;&ep;“是。”知春说道。

&ep;&ep;用早饭的时候,徐玉郎一碗热汤面下肚,忽然觉得身下一阵潮湿。她皱了皱眉头,果然又这样。

&ep;&ep;用过早饭,知春刚要出门就被她叫住了。

&ep;&ep;“不用请女医了。”她说道,“带着小丫鬟帮我换衣裳。”

&ep;&ep;“不是吧?”知春有些不开心,“回回都这样。”

&ep;&ep;徐玉郎笑了起来,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

&ep;&ep;“你这丫鬟!爹娘都不急,你急什么?”

&ep;&ep;知春伸手揉揉脑门,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成亲以后就应该赶快有个小娃娃。

&ep;&ep;“怎么不说话了?”徐玉郎笑着问道,“是不是在想小女婿了?”

&ep;&ep;“郡主!”

&ep;&ep;知春跺跺脚,脸都红透了。

&ep;&ep;“观言那小子之前就过来求了一次。我允了。”徐玉郎说道,“你好生教小丫鬟,最晚年末,你就出嫁。”

&ep;&ep;“我不嫁。”知春说道。

&ep;&ep;知春素来稳重,难得孩子气一回。徐玉郎看得有趣,忍不住伸手捏捏她的脸。

&ep;&ep;“之前问你的时候不还是说嫁的吗?怎么又不嫁了?”徐玉郎问道,“观言是兄长,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