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小皇帝小声答道:“该谈军务了……”

&ep;&ep;赵太后嗯了一声,放下茶杯,看到下方站着的楼将军,和蔼笑道:“楼将军回京时候不短了吧?可有回崖州的打算?”

&ep;&ep;谢冬清见到下方站着的一个身材娇小,但精神抖擞的女人慢悠悠回道:“劳太后挂念,本将不急。”

&ep;&ep;“这就好。”赵太后笑道,“月初,陛下准了楼将军,重查了楼皇后一案。这不,昨日大理寺卿刘政,刑部尚书胡舟联名上书,称案子已经有了结果,此案的主犯被他们查出。今日,本宫也该给楼将军一个交待了。”

&ep;&ep;楼将军微微皱眉。

&ep;&ep;赵太后吩咐左右道:“把重犯押上来。”

&ep;&ep;谢冬清见到脸上蒙布,憔悴不堪,几乎是被人拖拽进来的梅阁时,视线瞬间模糊。

&ep;&ep;她轻声抽着气,鼻子酸得无法呼吸,小皇帝为了掩护她的抽泣声,大声咳了起来。

&ep;&ep;身边的宫人侍卫连忙冲上前给小皇帝顺气。

&ep;&ep;小皇帝暗地里拽了拽谢冬清的袖子,示意她平静下来。

&ep;&ep;赵太后皱起淡淡的眉毛,瞪了小皇帝一眼,小皇帝连忙坐正摆手:“朕无妨,你们继续。”

&ep;&ep;刑部尚书呈上梅阁按过手印的认罪书,说道:“陛下,犯人已对他所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

&ep;&ep;小皇帝面无表情接过认罪书,一目十行地扫完,撇了下嘴。

&ep;&ep;赵太后说道:“梅阁涉及两大案件,一为白地镇使用巫术煽动灾民暴动,贪污朝廷赈灾款,烧毁赈灾粮一案,二,则是楼皇后和长皇子一案。”

&ep;&ep;赵太后身旁的宫人拿过认罪书,开始念上面列出的罪行。

&ep;&ep;大殿内,众人皆沉默不语,唯有宫人宣读梅阁罪行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

&ep;&ep;宫人宣读完毕,太后正要说话,只听楼将军一声冷笑。

&ep;&ep;“什么叫巫术惑众?我竟不知道,这天下还有这种术法,若是梅元朗真有这种本事,如今的皇帝是姓萧还是姓梅,可就不好说了。”

&ep;&ep;赵太后不慌不忙,语气平和道:“楼将军,这些可不是诬告,梅阁用云州秘传的巫术惑众,是有目击证人的,若是一个两个也就罢了,然,白地镇的几百个灾民皆是见证,就算再离奇,这也是事实。”

&ep;&ep;她不再给楼将军答话的机会,直接叫道:“带证人们上来。”

&ep;&ep;听到这句话,小皇帝兴致勃勃地等着证人到场。

&ep;&ep;然而,当证人们出现在大殿时,小皇帝彻底愣住了,她没能忍住,惊叫了一声。

&ep;&ep;正如赵太后所说,证人并不只是一两个,而是一大群,而且她昨晚见的几个证人,不在这群人中。

&ep;&ep;这群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证人们参差不齐地下跪,像唱戏一般,高呼着皇上万岁。

&ep;&ep;小皇帝惊恐地看了眼赵太后,发现赵太后正勾着嘴角,斜眼看着她,脸上露出胜利般的微笑。

&ep;&ep;小皇帝立刻收回视线,额头上冒出一层冷汗。

&ep;&ep;赵太后语气似乎愉悦了些,问道:“你们就是在白地镇见到梅阁使用巫术迷惑百姓作乱的证人?”

&ep;&ep;一群人零零散散答着是。

&ep;&ep;“见到了什么,就如实说出来。”赵太后有意加重了语气,“只是你们要知道,你们面前坐着的,是当朝的皇帝。你们所说的话若有一句不是真的,那便是欺君之罪,要砍头的。”

&ep;&ep;这群人又零零散散答着不敢。

&ep;&ep;小皇帝抖了一下,不敢再看赵太后。

&ep;&ep;谢冬清这才肯定,昨晚她和小皇帝去别院审问证人的事被赵太后知道了。

&ep;&ep;这群证人们开始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在他们的描述中,梅阁成了一个行为反常,掌握着巫术,施咒害人的大巫。

&ep;&ep;梅阁不发一言,任由证人们自由发挥。

&ep;&ep;那群人七嘴八舌讲完,赵太后得意道:“梅阁,我信任你多年,到头来,竟然也被你用巫术蒙蔽。想来你这几年平步青云仕途顺达,应与这巫术有关。但天佑我大成,此事终被查清,让你原形毕露,不然,我大成国运岂不是毁于你手。”

&ep;&ep;“梅阁,当初长皇子的案子,本宫为了避嫌,交由你,宋湖等人来办。那时虽有铁证证实楼皇后与前工部侍郎凌琅有旧情,但长皇子是否为萧氏血脉却不能肯定。然而,案件交到你手上后,你用巫术力促先皇迅速定罪,斩杀皇子。若不是今年楼将军提起此事,恐怕此事的真相还会被你继续掩盖下去,令皇子蒙冤千古,不得安葬皇陵。”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