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所有人都看向了刘可。

&ep;&ep;那可是徐州刺史啊!谁人不动心?

&ep;&ep;最激动的就是糜竺了,只要刘可答应,他不但不用搬家,还能更进一步。

&ep;&ep;“无功不受禄。”刘可拒绝道。

&ep;&ep;这一刻他考虑了很多,如果接受了徐州,他就有了夺取天下的资本。

&ep;&ep;但是刘可骨子里是一个极其骄傲的人,为什么要你送?我有系统,我不会自己拿吗?

&ep;&ep;“定方助我徐州驱逐黄巾,怎么算是无功呢?”陶谦思考了一下,进一步道,“既然如此,老朽就收定方为义子!”

&ep;&ep;呸!

&ep;&ep;刘可心中暗骂,你这个老家伙也想当我老子?要不是看你一片诚心,肯定打你一顿。

&ep;&ep;此时,陈登和孙乾也跪了下来:“刺史大人三思!”

&ep;&ep;徐州可是他们的徐州,说送人就送,岂不是太儿戏了。

&ep;&ep;其中曹豹更是以死相逼。刘可入主徐州,曹家百年基业就全完了。

&ep;&ep;见刘可态度坚决,属下也反对,陶谦摆摆手,道:“既然如此,此事再议。”

&ep;&ep;说不出的遗憾。

&ep;&ep;刘可这样的人才,能够绑定在徐州的战车上,肯定利大于弊。

&ep;&ep;但是很多人看不明白啊!

&ep;&ep;刘可松了一口气,他的推辞被曹豹认为是惺惺作态。

&ep;&ep;还想学三让的把戏,书读多了吧?

&ep;&ep;刘可却一句话也不说,径直回了营。陶谦这老货,不管有心还是无意,都乱了自己的军心,糜竺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这下子又变得犹豫不决了。

&ep;&ep;陶谦只用了一句话,就和刘可结下了善缘。以后,刘可拿什么借口攻打徐州?

&ep;&ep;诚心诚意对你,甚至把徐州送给你,你就来恩将仇报?

&ep;&ep;即使刘可当时答应,好处也不一定能够吃到嘴,反对的人都一大堆。用屁股想都知道,陶谦不会答应自己的血腥镇压。

&ep;&ep;曹贞看着暴怒的刘可,不知道为什么他这么生气。刚想上去宽慰他,却被一把拉住,按在软榻之上。

&ep;&ep;刘可嗅了嗅她身上散发出的清香。

&ep;&ep;一夜无话。

&ep;&ep;第二天,刘可依依不舍地摸了摸曹贞披散的秀发,出了早操。

&ep;&ep;没什么深厚的感情,就是内心的欲望比较强烈。

&ep;&ep;军中就不该有女子。

&ep;&ep;刘可决定扩军。

&ep;&ep;虎卫军扩充到3000人,陷阵营2000人,东阳骑营1000人。

&ep;&ep;他之所以动作这么大,就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兵员。

&ep;&ep;糜家私军!

&ep;&ep;一夜过去,糜竺也想清楚了,陶谦的话,可行性不高,而他投靠的是刘可这个人!他相信,只要刘可在,就能创造无限奇迹。

&ep;&ep;一时之间,糜家全体动员!

&ep;&ep;刘可还建立了2000人的后勤部队,交给糜芳统帅。

&ep;&ep;他的部队,一下子扩充到了8000人,这是一股极大的势力,让徐州所有人惶恐不安。

&ep;&ep;于是,刘可将军营搬迁到了城外,每日不停操练。他还派件糜竺将部分物资运回东阳,返回时将打造好的精钢甲胄武器运到徐州。

&ep;&ep;由于军中食物难吃,刘可就将军队托付给典韦、高顺、太史慈、糜芳,自己着手研究包子馒头一类食品。

&ep;&ep;传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

&ep;&ep;所以现在馒头还没有面世。

&ep;&ep;曹贞感到新奇,也来帮忙,刘可嘱咐她好好休息,死活不干。

&ep;&ep;好像少了一层膜,胆子大了不少!

&ep;&ep;刘可也任由她胡闹,在厨房里没少灰头土脸。

&ep;&ep;不过,白馒头还是试制成功了。

&ep;&ep;刘可趁机制造了多层蒸笼,一锅下来,能蒸几百个。

&ep;&ep;“既然你叫曹贞,这个就称呼为‘蒸笼’吧!”

&ep;&ep;曹贞欣喜若狂,自己叛出家门,总算有了归宿。

&ep;&ep;“贞笼”“蒸笼”“真龙”!

&ep;&ep;多好的寓意啊。

&ep;&ep;刘可见她高兴,也很欣慰,毕竟自己一通乱搞,坏了人家家庭,心里也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