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再给低年级的讲。

讲了两天就放了麦子假,孩子们回家帮大人们干活了。

李路又无事可做,便去借了村长家的自行车去县城溜达,回来时天已经黑了,路不太好走,还遇到一个人跌倒在路边了,李路便下车帮忙。

那人还是孩子,二十岁上下的年纪,背着重重的行囊,左右手都没空着。这一脚跌的挺重,歪在地上半天起不来。

李路怕他骨折,先骑车带他回了县城去医院看了看,好在人没事,只是扭伤。

李路既不缺钱也不缺粮票,身上的各个机关开的介绍信有一沓,很顺利的在县城招待所开了一间房。

两人这才坐下来能好好聊聊天。

那人一个劲地道谢,自我介绍道是小岭村的知青,沈晏阳。

李路也自我介绍,说自己是回乡探亲,现在是小岭村上新来的的教师,李路。

沈晏阳惊讶,没想到村长真的这么快又招了一个老师,这么巧的与他在路上遇着了,还热心肠的帮助了自己。他问李路擅长数学还是语文,打开行囊,给李路展示从上海买来的教具。

他与李路聊了大半夜,李路知道他家住在上海哪门哪户了,他还不知道李路探的村子里哪一户的亲戚。

他是个热情、勤奋、善良、单纯的年轻人,才十七岁就自己办起来一所小学校,为那三十几个孩子编写教材,尽心尽力,他还对李路说要在村子里办扫盲班,要把村子的文盲率减少到百分之七十以下。

李路见他干劲十足的样子,想到自己的二十岁,忙着交男朋友女朋友,在酒吧和舞会里流连,是个十足的浪荡子,玩了好几年才收心念书,去爸爸的公司上班。

李路觉着有像沈晏阳这样年轻人的国家,若是开放了,发展了,那速度一定是惊人的。

他被沈晏阳身上的活力吸引,鬼使神差的在小岭村待了下来。

其间他收到爸爸寄来的信,先是肯定了他在小岭村当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又抨击他撂下美国的生意和弟弟妹妹不管的自私行为,然后得意洋洋的说因为写了几篇分析经济的文章寄给中央,现在被破格提拔成商务部的副部长了,虽然这副部长有十几个,但相信自己一定是最有前途的一个。毕竟没人比他还会赚外汇,空手套白狼了。

李路以三十五岁的高龄,成了双职工家庭的子女,收到了爸爸妈妈寄来的单位发的国粮油票。

李路在小岭村只待了一个多月,不得不启程回美国。

回美国后他经常给沈晏阳写信,先是把信寄到北京那边,再由爸妈把信寄到苏北。

沈晏阳也是如此,回信先寄到北京,再由北京那边的老两口把信寄往美国。

就这么通了三年多的信,终于有一天沈晏阳敲开了经常写在信封上的,那个地址的大门。

门开了。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开了门,没等他开口,就笑着问:“是沈晏阳吗?”

沈晏阳愣了,道:“您认识我?”

那男子含笑点头,“李路是我儿子,他给我看过你的照片。”

沈晏阳大窘,李路明明都三十有八了,怎么父亲如此年轻?

然后紧张、羞涩、后悔种种念头往上涌,不知说什么好。

李路父亲把他迎进门,温声道:“不要紧张,就当自己家,小路跟我说过你俩的事儿。”

沈晏阳不由“啊?”了一声,震惊、诧异不足以形容他的感受。

沈晏阳来的时候在供销社买了两斤点心,进了门才知道这点心才寒酸了,可这是他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了。他知道李路家庭条件好,父母亲是高官儿,他自己在美国做生意,但都是听说,从未真实的感受过这种差距。他拘谨的坐在沙发椅上,李路父亲问他什么他就说什么。

“材料都准备好了吗?”李路父亲说,“到了纽约小路会去飞机场接你,到了那边好好学习,小路有不乖的地方就写信过来,我跟他爸爸会教训他。”

沈晏阳听的一头雾水,疑惑道:“您不是李路爸爸吗?”

“.......”中年男子失笑,扶额道:“我们家的情况李路没跟你说吗?”看年轻人一脸茫然,于是叹了口气,道:“算了,他爸爸正好出差了,你一时半会也见不到,你到了美国再问他吧。”

沈晏阳懵懂的点点头,知道男子并不是李路父亲,也放松了下来,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我还心就说您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有李路这么大一个儿子。”

男子又笑,这次笑是真的开心,他问:“真的年轻吗?”

“当然了。”沈晏阳肯定的说,“看起来也就比李路大上七八岁,他三十八了,您四十五有吗?”

男子笑道:“谢谢你的夸奖,人老了,就喜欢听到这种话。”

沈晏阳直到到了美国见到李路,才终于知道李路的家庭情况,不提这件事对他是怎样的冲击了,有一件事他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婆婆”都六十多岁了!

李路却知道,岁月善待妈妈的原因是什么。

他相信,岁月也会善待他的小沈。

番外到这里就更新完了。

最后的番外写了好几个版本,但是写的这个最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