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长生的这份文件内容并不算太多,叙述也比较笼统,但总体上并不难理解——殷长生提供引擎以及初始的AI逻辑库,而任何一家游戏公司,在使用时都需要签订一份合同,撇除一些细节内容,他们需要完成的义务有主要两条:一,提出的项目必须有创造力,项目内容需要经过审核——初始因为只涉及殷长生工作室和游戏公司的合作,所以由殷长生这边进行审核,后期如果情况产生变化,对于项目的创新程度则可以采用更加面和公正的判断方式,具体之后进行详细商议;二,使用引擎和智能逻辑库的时候,游戏公司肯定会对智能逻辑进行适合自己的改进和补,而这个过程之中获取到的使用数据,也就是AI的逻辑模组,所有游戏公司都必须返还给工作室——他们仍旧拥有这些逻辑模组的创作所有权和署名权,只是永久授权给了工作室的AI库,相当有限度地专利公开。

而殷长生这边,也很主动地承诺了几个重要保证,比如说不会将众人回馈的逻辑条目用于营利,如果有投入盈利的需求时,也会向提供者提前进行协商,在达成共识之后才进行操作。每个人可以单独对于自己提供的AI模组进行控制和管理,殷长生的工作室考虑到先期的投入,可以永久无偿使用这些模组数据,但是如果其他公司想要使用对方的模组,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协商,得到工作室和模组提供者双方的同意才可以。

除此之外,殷长生还提出了一个很特殊的条件。

他承诺日后引擎还会更新,同时每当引擎更新了一到两个版本之后,工作室将有权并且有一定可能性向整个社会公开旧版本引擎,并允许免费使用。这种情况下,凡是使用了引擎及AI系统的公司,有义务定期为引擎提供数据成果作为租赁代价,包括但不限于社会概念,道德论点,个性模式。

虽然不清楚怎么制作这样的“逻辑模组”,但很多人都是专业能力强大的程序员,大致能理解殷长生要求的内容。以AI的结构来说,目前AI的展现形式多数都是提取一个问题的关键词组和格式,对其进行分析,然后抽取数据库里的某个分支进行回答。这个过程之中,社会背景,道德观念,AI个性预设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当然目前国内的AI还比较随便,多数没有系统性区分出AI本身社会属性和个性的区别,往往都是随机回复内容,但这不妨碍大家理解殷长生的意思。

如果说是对AI的运用设想,游戏公司一定是最注重个性和分类的那一部分。

会议开完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几乎所有公司都断断续续跟殷长生签订了合约——殷长生给的条件很宽松,即使唯独比较麻烦的部分,也是对于行业发展和他们自身的发展有利的部分。

即使是一些目前没有预算更换引擎的公司,也跟殷长生签订了意向合同,会先派骨干来进行软件的学习,然后在掌握完整操作之后,会在新项目之中换用长生工作室的创世1.0。

甚至有几家公司一回去就递交了创意企划书。因为速度太快,殷长生还怀疑他们给了什么套路模板,结果点开一看,却非常惊讶。他们给出的企划何止不套路,而且还十分详细完整,虽然给出的只是一个简略版本的企划,但是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他们可能已经有了更加完善的构思和设定。

几个公司总体来说递交过来的游戏创意类型都符合各自的定位,并没有搞什么跨领域的幺蛾子。比如说某个擅长悬疑恋爱游戏的公司,递交的就是一份恋爱养成的企划,甚至都有了完整的剧情设定。

从游戏剧情角度来说,这游戏跟他们以往的作品区别不大。不过他们的创意亮点不在这里——主策划明显对于《次世界》里面的许多功能和玩法进行过深入研究,在设计上充分参考了《次世界》的种种玩法和智能表现,但是又保留并深化了恋爱游戏的特色,因此企划书里的描述极有创意和吸引力。

这份企划书其实只有薄薄五页或者说四页半,但是随后附带的剧本结构图却有足足二十多页的内容,而只是作为示例的一小段剧情讲解,且殷长生可以意识到,这段剧本本身并非随便从原来的企划之中删改出来使用的,确实必须得配合AI功能才能达成目标。

达成合作的时间太短,他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详细的企划。这些小公司要是有这样的效能,那么也就不会是目前的规模了,所以殷长生判断对方一定有过前期的准备,是不是在殷长生的引擎出现之前就有这样的计划不好说,但他们肯定有这样的想法。

不管怎么样,在整个企划的设计上,殷长生觉得是很有亮点的。

这份企划着重的是AI角色的设计,如果要说其中最为令人眼前一亮的部分,可能是人物培养方面的逻辑设定。对方一开始应该是在现有的AI技术基础上设计的这套方案,所以设计出来的内容虽然不一定贴合殷长生的引擎,却出人意料地非常具有可行性。

以现在的技术,想要设计出完真人化的AI形象是几乎不可能的。而游戏里的故事更具有戏剧性,也不能完按照虚拟偶像来设计——虚拟偶像针对的都是日常交流,还可以随时调整,但游戏角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