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初,长安!

因为去年先是大旱,接着今年春耕居然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天灾接踵而来,使得原本繁华的长安城,此时看上去有些萧条。

太极宫内,李二也是愁眉不展。

“陛下,你已经一夜没睡了,需得好好休息,保重龙体才是。”身后,一名曼妙的女子轻柔李二的额头。

“是观音婢啊。”

李二叹声,安心的将脑袋靠在长孙无垢的身上,“不是朕不睡,只是蝗灾一日不除,朕一日不得心安。”

长孙皇后也明白无法劝说李二,只能在背后默默支持。

“观音婢,承乾呢,朕似乎已经好几日没见着他了。”李二忽然问道。

“承乾出宫了。他说是想为陛下分忧,所以带十几个侍卫出去抓蝗虫。那蝗虫多到数不尽,他们十几个人怎么可能抓的完。”观音婢无奈道。

“承乾也算有心了。”李二笑了笑,不仅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双眼充满了欣慰。感觉自己的儿子,长大了。

此刻,在距离长安城二十多里外的靖阳县!

九岁的大唐太子李承乾,正吩咐手下的十几个侍卫下地抓捕蝗虫。

虽然人数较少,但他们每天也能抓获上千斤蝗虫。

然而今日有些反常,李承乾发现靖阳县上的蝗虫,比其他地方要少了许多。十几个人忙活了一个上午,才抓了二十余斤。

期间发生的一件小插曲,彻底将李承乾搞蒙了。

原因是在地里抓蝗虫的侍卫们被几个农夫围着,说李承乾抢了他们的蝗虫。

“蝗虫用得着抢吗,长安城周围满天都是,多到抓不完。”

李承乾心里有些不解,但接下来的发现让李承乾彻底凌乱了。

靖阳县跟其他地方不同,上千上百的村民积极抓捕着蝗虫。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靖阳县的蝗虫,比其他地方要少的原因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于蝗灾,百姓大多是心存敬畏,很多都认为是上天的惩罚,百姓们对此往往是束手无策,也不敢出手干预。

第一次从皇宫出来,亲眼见证天空如同乌云蔽日般的蝗群,其实李承乾心里吓得不轻。

直到大唐祭天,父皇生啖蝗虫,李承乾才重新恢复了勇气。

可是靖阳县的百姓太反常了,所以才让李承乾惊讶。

如果长安城周围的每一个百姓,都学一学靖阳县,那蝗灾或许很快能得到控制了吧。

“夏穹,你且去问问缘由,究竟是让靖阳县的百姓如此积极的出来抓捕蝗虫。”

为了解决蝗灾,父王头发都愁白了。如果能知晓其中的奥妙,或许能让长安城周围的百姓们也主动抗击蝗灾。

“是,殿下。”

夏穹在路上拦住了扛着一袋蝗虫的老叟,本来老叟一问三不知,但当夏穹拿出了十几个铜钱,老叟才一五一十将事情的始末说了出来。

“启禀殿下,靖阳县的百姓抓取蝗虫的原因,是为了去纯阳山上的纯阳观换取粮食。”夏穹道。

“怎么可能,蝗虫能换粮食?”闻言,李承乾第一反应是不信。其次觉得是哪个大善人发善心,舍得用蝗虫换粮食给百姓赈灾。

“殿下,末将也不是很信,那个老叟说他们靖阳县里的纯阳观里,住着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仙长,拥有着能将蝗虫变成粮食的仙术!!因此三天前,向外宣称,以蝗虫换粮食给靖阳县的百姓们换取赈灾粮。所以,县上的百姓们才会争相恐后的出来抓捕蝗虫。”

夏穹也不信,如果真有仙术能将蝗虫变成粮食,那世上岂不是谁都能吃饱饭了吗。

“夏穹,带上所有人,咱们跟上去瞧瞧。”李承乾来了兴致,毕竟是个八九岁的孩子,从别人口中得知如此奇人异事,心里自然有些好奇。

纯阳山五里开外,已经是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手上都或多或少的拿着十几斤以上的蝗虫,井然有序的排着队列,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期待。

根本没有人出来维持秩序,但百姓丝毫不敢冒犯。

在另一侧,能够看到一些百姓提着各种各样粮食从里面出来,有得是肉,有得是麦粒……

夏穹正要派人清场,让里面的人出来拜见大唐的太子殿下。

“不可扰民!”

李承乾排在了方才夏穹问话的那个老叟后面。

“呵呵,小郎君,幸好你没有破坏纯阳观立下的规矩,要不然怕是见不到陈玄小仙长了。”老叟笑道。

“规矩?”李承乾不明所以。

老叟指了指挂在纯阳观外墙的一块布帛道:“不错!一共有三点,需要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扰乱队列者不给换粮。其二,一斤蝗虫换取一斤精粮,两斤蝗虫换取一斤精肉,四斤蝗虫换取一斤酒。其三,每天的早上午时一刻才开始兑换,太阳落山结束。”

“原来如此。”李承乾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为什么井然有序的原因了。

但最让他惊讶的是,居然能换到酒。酒可是禁品,被严禁酿制。

排了一个时辰后,纯阳观的院子内,李承乾终于见到了所谓的小仙长,年纪约莫十二岁,比他大几岁。

穿着一件朴素的蓝色袍子,

稚嫩的脸蛋流露着一分懒散,一分不羁。

他坐在一张两尺高的胡椅上,案桌比常见的要高一倍大一倍,让人感觉跟高大的胡椅意外的很配,案桌摆放着一个果盘,一套茶具。

“原来是用自己的钱财购置粮食救济饥民吗。”

看到对方的样子,李承乾心里有些失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