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嫁了人就为那些内宅事物所困。

&ep;&ep;虽然丁氏想要教她的才是古代女子普遍的生存之道,可曹初还是不甘心。

&ep;&ep;若是生在太平盛世她都不会甘心,更何况是这有着无数英杰智人出头的乱世。

&ep;&ep;乱世之时,多数人选择顺应大流,而像曹操或是诸葛亮等等这样的少数人却始终坚持自身信念,在这乱世中努力开辟一片相对清明的治世,甚至敢于提拔能人异士。

&ep;&ep;要知道自光武帝开国以来,当官的多是世家门阀,若想要白日飞升,大多数人会选择当外戚,就如同先前的大将军何进。

&ep;&ep;寒门庶族极少有人选择念书,因为就算你念了也没法出头。

&ep;&ep;在这个看重出身又看重人脉的时代想要出头?不如还是歇歇回去做梦吧。

&ep;&ep;但曹操不是这样的呀,他用人从来就不拘泥出身。

&ep;&ep;曹初最崇拜的人就是父亲曹操了,要不然她夸人的话也不可能张口就来。

&ep;&ep;她也想像兄长曹昂一样站在曹操的身边,不说平定乱世,至少也要为父亲尽一份力。

&ep;&ep;这年代的选官制度还是察举制,曹昂就是举孝廉而为官,既然想被举孝廉就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

&ep;&ep;曹初认真地握着笔杆子,熟练地沾墨在竹简上写下了两个字。

&ep;&ep;字迹倒是端端正正,只是她的手心已经有些沁汗了。

&ep;&ep;这些年来她倒确实是认真念了书,可曹初却对自己想写的东西产生了迷茫。

&ep;&ep;她有什么地方值得父亲另眼相待?

&ep;&ep;剑术?那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更何况她还是女子,想要在武这方面出头太难。

&ep;&ep;她没能耐能写出一眼就惊艳人的那种锦绣文章,毕竟曹植那样的几千年才出一个,而十几年后曹丕写出的典论也是一绝……愈是想下去,曹初就越是不自信。

&ep;&ep;曹操喜欢看什么呢?

&ep;&ep;第5章乖弟弟呀

&ep;&ep;曹操一向讲究实在,华而不实的东西首先要排除。

&ep;&ep;联想到曹操想要实施的政令,曹初开始有了些头绪。

&ep;&ep;她最大的优势便是来自后世,阅览过史书中前人政令的失败得失。历史的经验已经为后人照亮了道路,不需要再盲目摸索了。

&ep;&ep;这不是奏疏,倒不用拘泥于格式。

&ep;&ep;“初尝阅三史,闻夷吾……”

&ep;&ep;烛光摇曳,少女正坐于案前,修长的手指握住笔杆,手腕稍显纤细却不失力道,专注地往竹简上一笔一划写着字。

&ep;&ep;兄长曹昂的心中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而曹初的弟弟们也都还在对父亲的憧憬期、尚没生出这个意识,唯有她处心积虑挖空心思想要得到父亲的目光。

&ep;&ep;如此揣测父亲的心理,她会不会……太卑鄙了一点?

&ep;&ep;曹初握着笔杆的指节不自觉地微微蜷曲,分明是还未入夏的天气,却顿觉心中烦躁。

&ep;&ep;一篇不短的文章终于写完,她自个儿往上认真读了数十遍,却始终感觉缺了点什么。

&ep;&ep;搁下竹简,曹初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烦闷。

&ep;&ep;她决定起身走走。

&ep;&ep;曹操此时还领着司空一职,府邸倒是不小。

&ep;&ep;丁夫人喝完药已经开始试着下床走动了,曹初行到一半便在亭中遇见了她。

&ep;&ep;“阿母。”曹初上前行礼。

&ep;&ep;“初儿来了,正巧我有事对你说。”丁氏对她点头。

&ep;&ep;曹初连忙上前扶住她,敛了眸子。

&ep;&ep;丁氏拿出册子,数道:“再留两年你便要及笄了,有些事儿你须知晓。”

&ep;&ep;“是。”曹初应声。

&ep;&ep;丁氏蹙眉瞧着她的表情,发现了不对劲:“你可是不愿?”

&ep;&ep;“不是,女儿……”曹初一愣,连忙解释。

&ep;&ep;“你自来便是个有主意的。”丁氏拉着她的手。

&ep;&ep;“女儿不孝。”曹初抿唇。

&ep;&ep;“并非阿母不允,虽说我识的字不多,却也知晓这古往今来的女子……”相处这么多年了,丁氏当然知道她在想什么。

&ep;&ep;后面的丁氏没继续说下去,但曹初明白她的意思。

&ep;&ep;且不说走上那条路有多艰难,即使成功了,在后世的名声也多是毁誉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