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堂中众人心神惊惧不定,受这叔侄二人言语引导,自然而然的开始畅想恢复“古礼”后的幸福生活。

&ep;&ep;书上记载,百年前世家勋贵打死泥腿子,只需赔几两银子而已,哪像现在动辄无期、死刑。

&ep;&ep;堂中沉默半晌,一名黑袍人说道。

&ep;&ep;“鄙人曾查阅先朝正统年间典籍,其中有记载先皇出身,乃是上古汤氏后裔,遭异族灭族而流落民间,后为东厂督公收为义子。”

&ep;&ep;“遂以先皇血脉论,当今乃是篡权,得位不正!”

&ep;&ep;康王微微一怔,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有人敢怀疑老祖的正统地位,偏偏听起来有几分道理,足够用来搪塞天下人。

&ep;&ep;“崔尚书说得有理!”

&ep;&ep;俨然听出说话之人身份,嘴上连连称赞,心底却是愈发鄙夷。

&ep;&ep;难怪老祖看不上大儒!

&ep;&ep;……

&ep;&ep;寅时。

&ep;&ep;勤政殿。

&ep;&ep;御案上有厚厚一叠奏折,足有上百份,批阅完后还有几叠。

&ep;&ep;大周朝经历百年大治,其强盛已经超越有史以来任何国家,囊括北疆之北,南疆之南,西域之西。

&ep;&ep;治下七十二州,每天需要陛下处理的事情太多。

&ep;&ep;换做其他皇帝,或许会将小事分权,或交由内阁,或交由六部,自己只抓大事即可,然而周易事必亲躬。

&ep;&ep;大至天灾人祸,贪官污吏,小至琐碎乏味的民事纠纷,都会亲自审理批阅。

&ep;&ep;纵使屡屡颁布政令,要求官吏简化言语,省去溜须拍马的礼仪问候,每天需要处理的奏折也高达上千封。

&ep;&ep;周易每日上朝、批阅奏折的时间,加起来足有十多个时辰,几乎每时每刻都坐在御案下忙碌。

&ep;&ep;随着武道修为日益精深,神魂也发生了玄妙变化,目光扫过奏折,瞬间就能分析出事件因果,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ep;&ep;片刻时间,处理好了十余份奏折。

&ep;&ep;“这个折子有趣,恒昌号取得了宿州铁路建造权,朕记得这是卢家的商号,颍、宿二州离得三千里,将两州的折子取来。”

&ep;&ep;周易吩咐下去,立刻有内侍忙碌,很快将有关两州的奏折都取了上来,其中包括东西两场的密折。

&ep;&ep;逐个翻查,果然寻得了缘由。

&ep;&ep;“卢家嫡女嫁给了宿州牧做填房……”

&ep;&ep;周易目光幽幽,在宿州牧奏折上批阅“准许建设,进度加快”,又东厂密折上批阅道“彻查宿州牧任何罪证”。

&ep;&ep;人无完人,更何况执掌一州的州牧。

&ep;&ep;东厂查到的其他罪证,或大或小,为了立功赎罪都会让其亲口说出,是否与卢家有利益来往。

&ep;&ep;“送去东厂。”

&ep;&ep;“遵命。”

&ep;&ep;值守内侍躬身接过密折,立刻离开勤政殿前往东厂,密探天不亮就会出城,至多三日就能到达宿州查案。

&ep;&ep;百余年过去,大周朝廷早已如精密机器一般,以周易为核心监控、管理着浩瀚国土。

&ep;&ep;第463章保持本我

&ep;&ep;卯时。

&ep;&ep;天色将明未明。

&ep;&ep;周易仍然在处理奏折,面色古井无波,仿佛没有感情的机器。

&ep;&ep;一张张关乎无数人荣辱、生死的奏折,在周易眼中只有是非对错之分,不会让他感到同情,也不会引起他的愤怒。

&ep;&ep;正在这时。

&ep;&ep;禁军统领急匆匆入内,躬身禀报道。

&ep;&ep;“陛下,城中多处走水,兵马司难以遏制火势,是否准许禁军灭火?”

&ep;&ep;自正统一百年起,周易就下令取消了跪拜礼,并对此制定了相关律法,任何强制他人跪拜都会施以鞭刑。

&ep;&ep;朝廷官吏很自然的适应了不拜皇帝,却对百姓不拜他很不适应,私下里煽动百姓恢复跪拜礼,还拿武神庙做借口。

&ep;&ep;周易砍了一批脑袋,再无人敢拿此说事。

&ep;&ep;“去吧,记得张贴公告,今夜百姓所有损失都有内帑赔偿。”

&ep;&ep;“陛下仁德!”

&ep;&ep;统领躬身离去,集合宫中禁军去城中灭火。

&ep;&ep;周易又批了十几封奏折,忽然起身说道:“朕乏了,去寝宫安歇。”

&ep;&ep;值守内侍愕然,面露不可思议,陛下已经十几年没离开过勤政殿,年轻些的内侍甚至从来没见过陛下去后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